患者基本情况:
患者 性别:男 年龄:45
主诉:
右侧肢体无力及反应迟钝20天
详情描述:
【现病史】患者20天前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及反应迟钝,无明显麻木及疼痛感。HIV病史2年。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示:辅助/诱导性T淋巴细胞(CD3CD4)↓,抑制/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(CD3CD8)(%)70.62↑, NK细胞↓ 。
【影像表现】双额叶、左顶叶白质,左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区多发融合的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,T2FLAIR上呈高信号。DWI、ADC示病灶边缘弥散轻度受限,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。MRS显示NAA峰明显下降,Cho峰明显上升。
【结果】临床诊断:艾滋病相关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变。 穿刺结果:白质髓鞘多发灶丢失和含有核内嗜酸性物质的增大的少突胶质细胞。 电镜下可见在核内边缘的圆形和丝状结构的聚集性JC病毒。 免疫组化:淋巴细胞CD20(+)、CD3(+);浆细胞CD138(+);胶质细胞GFAP(+),Oligo-2(+);IDH-1(-)。
【病例小结】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(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,PML)是一种脱髓鞘疾病,是免疫功能低下者体内JC病毒激活的结果。最常见于HIV感染者,其次是正在接受那他珠单抗治疗的MS患者,JC病毒在人类中广泛存在,潜伏于肾脏和脑,通常无症状。在PML患者,JC病毒感染少突胶质细胞,导致髓鞘形成障碍或局部脱髓鞘 。HIV感染患者一旦CD4计数小于100,发生PML的危险性增高。随着AIDS发病率逐年增多及中晚期AIDS患者的增多,PML在艾滋病患者中也日益增多,国内本病常见于肾移植、抗肿瘤治疗和骨髓异常增生的病人。临床表现根据受累部位、大小不同而多种多样,缺乏特异性,最常见的症状是运动无力,视力障碍和精神状态改变,包括认知异常和行为/性格的改变。JCV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,可以专一地作用于少突胶质细胞,引起严重、广泛和多阶段的脱髓鞘病变,典型的病理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进行性脱髓鞘,不伴炎症反应和坏死,镜检可见皮质下白质区的脱髓鞘病变,病变周围有胞核扩大的少突胶质细胞,其内有嗜酸性核包涵体,结构不清。病变区的星形胶质细胞也有不同程度增大,内见分叶状的细胞核和嗜酸性包涵体。 MRI:单发或多发病变,边界不清,不对称分布, 多灶性, 位于皮质下,T1WI上早期病变为稍低信号,随着病情进展,低信号区不断扩大,伴有病变区融合、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大等变化,T2WI及T2flair上为高信号,典型病变通常不对称,且无水肿、占位及增强表现,增强扫描通常无强化,大多数PML 病变出现增强表现时,表明有炎症、血脑屏障破坏和水肿的存在,PML在DWI上的表现因疾病处于不同的阶段而有差异,典型活动期的PML病变表现为中央低信号区和边缘高信号区。这个边缘通常是不完整的,是活动性感染的标志。伴随着病变的进展,DWI上外周病变区的高信号随着病情发展逐渐降低。MRS:NAA峰降低,可能反应神经元的损失,Cho峰升高,表明神经细胞细胞膜和髓鞘的损伤,新发病变部位的Cho上升程度较大。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:HIV脑炎,病灶大多位于脑室旁,对称分布,脑萎缩的程度一般较重,一般呈长T1长T2信号,可见弥散受限。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,患者常有明确的发热前驱疾病或免疫接种病史,呈单相急性起病,灰质和白质常同时受累,急性期常有强化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,病变特点为从后向前逐渐累及,即从枕、顶、颞叶开始,最后影响额叶,侧脑室三角周围白质病变多对称呈蝶状。
凡文章来源标注为 “ 晟斯医学 ” ,则是本站原创编译整理,未经本网站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。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,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。